行政科学论坛

访问量:239744

本刊特稿

  • 高质量落实机构改革任务 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陈春梅;

    <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构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思想,把准《河南省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精神,严格遵循省委、省政府批准的《郑州市机构改革方案》,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推动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力有序推进机构改革。

    2019年03期 No.5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专题策划

  • 关于加强河南省机构编制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郭昉;黄涛;杨磊磊;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编委反复强调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机构编制同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形成监督检查合力。近年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委机构编制部门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审计工作,积极推动机构编制审计深入发展,效果显著。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机构

    2019年03期 No.51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 机构编制责任审计重点难点探析

    刘岩;

    <正>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机构编制法定化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保障,目前,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相对滞后,要完善党和国家机构法规制度,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自2014年《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施以来,机构编制责任审计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9年03期 No.51 1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 强化监督 立足实际 扎实开展机构编制审计工作

    郑建民;王霏;陈阳;

    <正>为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的机构编制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作用,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法治性,安阳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根据上级有关机构编制审计部署,积极开展机构编制审计工作,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内容进一步丰富,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9年03期 No.51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基层治理

  • 关于“属地管理”的探讨——以J省基层网格设置为例

    袁庆锋;孙晶;

    <正>"属地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方式,始于各地总结信访实践经验,范围逐步扩大,其管理范围直观,责、权、利明晰,便于操作和运行,体现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的要求。当前,"属地管理"概念在基层已被广泛使用,除了信访"属地管理"外,环保、住建、城管、市场监管等许多条线部门也纷纷借鉴,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网格化管理作为"属地管理"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和载体平台,最早由北京市东城区推行网格化城管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开。经过多年实践,

    2019年03期 No.5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以邓州市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为例

    吴刚;

    <正>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基层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城镇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群众政治参与意识迅速增长,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作为基层各项工作领导核心的村(社区)党组织,如何应对上述情况,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强化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课题。正因为如此,中央非常关注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

    2019年03期 No.51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社工介入研究

    严珉;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类养老模式。其中整合社区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起来的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能够低成本满足广大社区老年人的医养需求,是老年人实现医养双保障的不二之选。但是在这一模式中老年人依然存在提供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服务不足问题。解决这些供给不足问题,需要引入一支专业的社工队伍。利用一系列的社工介入方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全新探索。

    2019年03期 No.5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政府管理

  • 以评促治:河长治污困境及其破解——以《D镇河长考核办法》考察为例

    李晓定;欧志文;胡长云;

    公众注意力压力与科层制生存环境导致河长"象征性治污""选择性治污"与被动性地治水。"象征性治污""选择性治污"与被动性地治水等弊端与河长考核方案密切相关。河长考核方案是河长治水的驱动力装置。河长考核方案虽然由于"一河一策",其差异很大不能完全复制,但是稀释、偏离立法目的的考核方案,必然妨碍以考核促监督、以监督促治理整体制度机制的功能发挥。河长考核方案应当强化水质检测结果的运用,限制上级河长仅因区域重合而责任牵连,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权重。

    2019年03期 No.5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行政逻辑的三重嬗变——以开封市为例

    李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行政逻辑的嬗变历程,与影响社会行政变革的变量和机制、推动行政变革的根本动力和政府行政逻辑嬗变机理内在关联。通过对开封市民政局相关档案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政府的社会行政逻辑经历了从财政供养到多元并济、从管理导向到服务导向、从兜底线到统筹兼顾的三重嬗变。这种嬗变是我国政府的社会行政逻辑在执政历程中谋求转型的一个缩影,对后来我国政府执政能力的增强、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019年03期 No.51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公共管理

  • 活态博物馆理念下的运河古城更新研究

    苗红培;

    活态博物馆强调空间元素、集体记忆、社区居民三个要素,是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新理念和方法。运河古城是我国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城市更新来实现城市复兴是运河古城共同面临的问题。运河古城更新步调不一致,破坏性建设与保护性衰败并存,更新理念与机制不清则是原因所在。在活态博物馆理念之下,运河古城更新需要明确目标,通过打造一座活的古城来再现运河人家生活;构建利益相关者良性博弈的更新动力机制,并在理顺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更新规划。

    2019年03期 No.51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 “枫桥经验”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证研究

    戴大新;章越松;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而"枫桥经验"核心精髓就是利用社会组织发动群众,依法治理。诸暨市作为"枫桥经验"诞生地,秉持"枫桥经验"基本精神,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其参与社会治理,在平安建设、助力文明新风、优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在体制机制创新、治理重心下移、发挥"互联网+"优势、突出重点领域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2019年03期 No.51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法治政府

  • ISDS机制下裁决一致性的缺陷及应对措施

    郭田甜;

    为了保护本国资本在域外市场的安全,欧美等发达国家借助ISDS来寻求争端解决方案。但随着资本流入的增多及资本输出输入角色的转换,ISDS机制的缺陷凸显出来,尤其是国际投资仲裁因裁决不一致现象频繁而饱受批评。结合ISDS的典型案例及各国协定的内容对仲裁裁决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避免出现ISDS裁决不一致的尴尬。

    2019年03期 No.5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行政文化

理论视点

  • 亚当·斯密的政府观:对《国富论》的另一种诠释

    沈费伟;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将斯密看作自由放任主义的先驱,反对一切形式的政府干预,这其实是对其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种误读。在斯密的眼里,政府虽然是有限政府、守夜人政府和廉价政府,但依然应当是有作为、有能力的好政府。斯密认为,商业时代政府应主要承担起宏观经济的调节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三种角色,只有有了强大有力的政府来保护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双向调节作用,才能使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越来越富有,从而最终实现富国裕民的目标。这些思想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2019年03期 No.51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