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科学论坛

访问量:243304

专题策划

  • 巩固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焦作市委编办课题组;

    <正>2024年,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前期街道改革的基础上,焦作市扎实开展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本文首先从理论视角阐述优化街道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改革前后街道在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综合执法、便民服务方面的变化为抓手,全面总结焦作市改革经验做法,并对当前街道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和思考,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破解街道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12;No.127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事业单位改革

  • 探索制定“两项清单” 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水平

    洛阳市委编办课题组;

    <正>为做好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半篇文章”,厘清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之间关系,促进事业单位治理提质增效,洛阳市委编办积极探索制定事业单位政事权限清单和服务清单(以下简称“两项清单”),以理顺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为导向,突出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提升履职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全市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7期 v.12;No.127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 巩固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成果研究——以驻马店市为例

    驻马店市委编办课题组;

    <正>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省委围绕现代化河南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自2022年以来,驻马店市积极融入改革大局,经过努力,解决了事业单位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理顺了事业单位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了事业单位动力活力。但在改革落实过程中,部分涉改事业单位在职责融合、人员编制优化配备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高效履职。本文从驻马店市本级做好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半篇文章”具体实践出发,对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落实情况、“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进行剖析归纳,探索化解改革难点堵点的切实举措,推动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落地落实,进一步巩固深化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成果。

    2025年07期 v.12;No.127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 建立中小学编制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三门峡市为例

    三门峡市委编办课题组;

    <正>中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承载着为国家培养未来栋梁之材的重任。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作为事业编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持续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整机制,合理核定编制数量,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关乎基础教育的稳健发展。然而,在当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教育事业发展受到诸多制约因素影响,人口结构和人口出生率的显著变化,给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统筹应对中小学校生源减少的趋势,保障教育用编需求,已然成为当前机构编制管理领域的一项崭新课题。

    2025年07期 v.12;No.127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 超负荷状态下提升县级事业编制使用效益的探索与思考——以通许县为例

    通许县委编办课题组;

    <正>近年来,在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通许县立足工作实际,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坚持底线思维,创新方式方法,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为契机,持续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在编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尝试深挖提升编制使用效益潜力,作了一些探索。通许县重点围绕县级层面“人多编少、无编进人”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控总量,盘存量,限增量,用变量,积极探索编制精细化管理方法,最大程度发挥编制使用效益,让通许编制的“小体量”激发出“大动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2025年07期 v.12;No.127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高校治理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及系统化构建路径研究

    汪如磊;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及育人水平的必由之路,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一主题,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积极有益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在传统的思政课程设置中,不同学段是相互分离与割裂的,没有做到相互支撑与配合,思政课育人应有的系统合力有所消解。需要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资源配置和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入手,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系统化路径,从而真正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2025年07期 v.12;No.127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 人工智能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黄鑫艺;孙中雯;

    人工智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方案,可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方式,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监测和评价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可以提升心理危机预警的精准度,但也存在数据安全隐私、技术可靠性和准确性、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专业人才与技术融合方面的挑战。解决的路径有:加强数据的安全隐私保护,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深度融合。

    2025年07期 v.12;No.127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重构

    陈婕;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迅猛发展的今天,面临转型和重构的需要。以大数据为核心,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管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信息化重构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为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12;No.12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 OBE理念引领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岑怡;廖军华;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增强其职业认同,提高爱岗敬业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品质。其实践路径有三:以学生为主体搭建“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取得“四度一中心”的思政成效;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实现“OBE”的人才输送。其教学实践效果有三,即可以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赋能学生的职业发展、拓宽学生的就业市场。

    2025年07期 v.12;No.127 38-4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2K]
  •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路径思考

    杨云峰;

    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异军突起,使网络统战工作呈现出工作环境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存、工作对象多元化与能动性并存、工作模式协同治理和网络舆情并存的突出特点,探究高校网络统战何以可为、何以作为意义重大。当前,要坚持扩大增量与提高质量并举、压实责任与共绘同心并举、群众路线与组织起来并举、风险管控与价值引领并举的原则,解决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队伍增量不足、质量不高,以及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完善、高互动性平台载体建设有待优化、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有限的问题。

    2025年07期 v.12;No.12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理论视角

  • 科技支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模式、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向

    李有学;

    科技是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科技支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要呈现为即时通信技术+基层网格化治理、应用技术基础上的智慧治理、智慧城市+城乡社区治理等三种实践模式。科技在服务重构、治理回应、关系重塑等方面呈现出较强的支撑功能。不过科技支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也面临理念、网格、整合等方面的发展困境,纾解这些发展困境需要持续推进数字治理理念建设、网格员队伍建设,整体性推进数字治理。

    2025年07期 v.12;No.127 44-4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7K]
  • 场域理论视角下政府回应公众网络参与: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周楠;张秀丽;尹停停;

    政府回应公众网络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构建涵括网络议题场域、网络舆论场域和网络回应场域在内的分析框架。选取“6·10”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为研究案例,在系统梳理政府回应公众网络参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政民之间信息不对称、舆论危机处置不及时、互动沟通渠道不畅通等现存困境,而提升网络议题场域信息公开化水平、预防网络舆论场域出现舆情危机、构建网络回应场域良性互动机制是优化政府回应公众网络参与的主要路径。

    2025年07期 v.12;No.127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 文化传播视域下河南卫视“奇妙游”节目的价值研究

    韩辉;夏一凡;

    “奇妙游”系列是河南卫视在文化“两创”背景下倾情打造的文化节目。“奇妙游”以中国节日主题为依托,立足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度呈现,通过舞蹈、音乐、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的深度融合促成节目形式的创新,从而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该节目注重现代数字技术的恰当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这种沉浸式体验是其长期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又一重要因素。“奇妙游”的成功对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未来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持久得到观众的喜爱,需要文化内核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并重。

    2025年07期 v.12;No.127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 新媒体技术下焦作民俗表演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

    李田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动态保护”原则,新媒体技术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全新场域。在当下,运用新媒体技术及文化理念植入地方民俗文化传播,实现民俗艺术与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对接,是地方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新思路。在对焦作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表演调研分析基础上,结合传播学、文化人类学理论,采用“技术赋能—场景重构—主体激活”三位一体的传承保护路径,探索数字化技术、社交媒体与沉浸式体验在民俗文化活态传承中的应用模式。

    2025年07期 v.12;No.12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6K]

基层治理

  • 基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基于H县S镇的案例分析

    陈美凤;

    小区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基层党建在小区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党组织既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和凝聚社区共识的纽带。基于H县S镇的案例分析,通过“邻”组织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邻”参与调动小区党员参与、“邻”协商健全多主体协同工作机制、“邻”提升提升党建引领水平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为基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现代化探索一条可行性的路径。

    2025年07期 v.12;No.127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6K]
  • 酒店业多元共治模式的构建逻辑研究——政府规制、行业协会自律与公众监督的协同效应分析

    敖然;

    针对酒店业传统监管模式存在的“高投入低效能”困境,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SPC(结构耦合—过程共振—能力匹配)三维模型,研究创新性提出“数字韧性评估体系”与“三阶段推进模型”,提供“制度重构—能力跃迁—技术适配”的递进式实施路径,推动酒店业治理向智能协同范式转型。

    2025年07期 v.12;No.12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 商业数据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路径分析

    高世林;

    在互联网经济的洪流中,商业数据已成为各竞争主体博弈的核心要素。随着这一经济形态的不断深化,与商业数据相关的不正当竞争行径日益猖獗,凸显出法律应对机制构建的迫切性。当前,《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司法实践中的保护路径面临着若干挑战。对此我们应当设置《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数据专条保护,确立限定性数据权益保护范围、明晰商业数据侵权行为类型、划定享有数据保护请求权的主体范围,从而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v.12;No.12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1K]

历史上的河南县治

  • 巩义市:洛汭之城 巩固不拔

    罗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级治理工作,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河南省的县大都建置较早。自2004年我国响应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启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河南先后已有13个县被纳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作为“千年古县”进行重点保护和国内外宣传,还有不少县在积极申报。为探究我国历史上县治的有关情况,从本期起,本刊特设《历史上的河南县治》专栏,选择河南省部分县(市),介绍其建置以来的古代治理结构和治理形式、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并对治理效能和治理得失等情况进行梳理剖析,以期为现代化治理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12;No.127 74-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