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科学论坛

访问量:242073

专题策划

机构改革

  • 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改革 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提供保障

    安阳市委编办课题组;

    <正>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伴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的完成,地方机构改革迅速推开。安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机构改革精神,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机构改革工作要求,从安阳市实际出发,对重点领域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行调整优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整完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落实人员编制优化配置和领导职数管理要求,精简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市县机构改革统筹压茬推进,各单位密切分工配合,严守工作纪律,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折不扣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奋力开创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新局面提供有力体制机制保障。

    2025年06期 v.12;No.126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 关于探索设立自贸试验区法定机构的思考

    新疆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优化与制度创新研究课题组;

    <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情实际提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自贸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而管理体制创新是制度创新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制度创新,提升行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广东、天津等多个自贸试验区设立了法定机构。本文通过对我国首个法定机构——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下文简称为前海管理局)进行研究分析,思考法定机构对推动新疆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可行性。

    2025年06期 v.12;No.12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高校治理

  •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数字化绩效评价

    关光辉;

    系统评价人才培养数字化绩效有助于全面诊断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加快推动数字化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以河南19所民办本科高校为例,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值,再用TOPSIS法对数字化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供给、教学数字化运用三个方面来建构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数字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发现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数字化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数字化运用和教育资源供给,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数字化绩效水平可分为领先组、优势组、稳定组和潜力组等四个梯队,且不同梯队的数字化绩效存在显著差异。

    2025年06期 v.12;No.12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大数据赋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实践研究

    金明蔚;

    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数据技术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依托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教学管理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围绕大数据技术赋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实践,对大数据技术赋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管理理念、实践转化和成果应用等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将大数据技术赋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智能化、精细化发展,应当优化信息平台与系统建设、促进技术共享,优化教师培养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完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配套制度建设。

    2025年06期 v.12;No.12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高校财务部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机制研究——以新乡学院财务处党支部为例

    姚进才;

    高校财务部门承担着学校各种与财务密切相关的工作,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因此进行高校财务部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机制研究,是高校财务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要求,是推进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财务部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机制建立要从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新乡学院财务处以党建与业务融合为契机,建立起了一套切实可行、可复制推广的机制,为同类兄弟院校财务部门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2025年06期 v.12;No.126 35-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 新乡市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赵文阁;

    立足新乡市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主题,深入剖析其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通过深入研究,全面阐述新乡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成果,分析该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存在的挑战。新乡市数字经济产业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就业机会,但新乡市高校在人才培养、企业需求匹配等方面仍需完善。通过采取加强政策引导、优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等措施,有望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就业的良性互动。

    2025年06期 v.12;No.12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社会治理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型人才的激励问题研究

    杜巧丽;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数字型人才对于专精特新企业至关重要。但是,传统的激励机制已难以满足数字型人才的特殊需求,表现为:薪酬激励与创新成果转化脱节,职业发展路径与数字化创新能力匹配度不足。从人才特质入手,深入剖析当前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结合企业实践,提出优化策略:建立成果导向的多维激励体系,构建与数字化创新需求匹配的职业发展路径,加强企业文化与数字化战略的深度融合。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吸引并留住高质量数字型人才,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v.12;No.126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探究

    高娟;

    通过“数字+农业生产”“电商+农副产品”以数字技术为主的新经济实践模式实现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能够节约乡村产业成本,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面临乡村产业数字化程度低、乡村产业要素缺乏协同、乡村数字经济基础薄弱、乡村数字产业生态缺失等问题。为此,应推动乡村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要素相互协同,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优化乡村产业数字生态环境。

    2025年06期 v.12;No.126 48-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效应分析与因应策略

    谷玲;

    伴随着人类逐渐迈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新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企图脱离全球治理体系的整体发展演变进程而单独进行都难以获得成功,而经济治理是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当前,抑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摒弃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势头,摆脱全球有效治理赤字的困境,促使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各国一致努力的追求。在确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整体性目标的前提下,围绕善治目标的实现,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内在机理、逻辑关联与发生效应进行分析,探求变革发生的内部根源与外部显像,这一关乎全球经济治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命题已经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中国政府在挖掘价值引领、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涉外法治、承担国际责任等方面持续推动国际善治目标的实现,为构建包容普惠、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不断努力。

    2025年06期 v.12;No.126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1K]

行政文化

  • 构建行政处罚权下放过程中“能够有效承接”的二阶层判断标准

    韩畅;林威光;

    在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过程中,行政处罚权下放乡镇(街道)在取得阶段性法治成效的同时,也存在部分处罚权下放后不得不“再收回”的实践困境。究其困境根源,系尚未构建处罚权下放过程中“能够有效承接”的具体判断标准。基于法规范分析,发现“能够有效承接”包含前置和后置两方面条件,提出对“能够有效承接”的判断应从“下放前”和“下放后”两个阶段进行衡量的“二阶层判断标准”。其中,“下放前”侧重是否“能够承接”,包含对承接事项的范围框定及承接主体的能力评估;“下放后”侧重是否“有效承接”,包含对承接主体后期执法能力的评估及处罚长效机制的培养。

    2025年06期 v.12;No.126 58-6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3K]
  • 德治基础上的法治:传统国家治理理念的当代启示

    肖新平;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必须更好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基于我国礼治、德治、法治等的治理传统,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国家建设更适合德治基础上的法治,这亦是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有效与可操作的治理路径。从德治基础上的法治之儒法道之深广传统文化根基、传统国家治理思想内含着德治基础上的法治之底蕴论证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德治基础上的法治之理念,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具体实施与操作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参考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基础上提炼符合民族心理与国家文化的治国理念。

    2025年06期 v.12;No.126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3K]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缘由与路径探析

    董立仁;张金成;蒲艳艳;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竞争,推动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业态发展,引导资本和劳动力向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领域流动。要实现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政府需要提高文化自觉力,企业要提高自身自律力,社会要提高全面监督力,强化法治保障。

    2025年06期 v.12;No.126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5K]

  • 千里澄碧话丹水

    文明 ;石羽;

    <正>丹水进京:有力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起点为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后沿西四环路北上,最后至颐和园团城湖,全长80.4公里,年净调水可达10亿立方米。为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北京段自惠南庄泵站起全线采用管涵输水。南水北调丹水进京后,北京市逐步构建起与首都定位相适应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沿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及西四环形成一个输水环路,全长约107公里,满足了“南水”、密云水库水、地下水三水联调需要。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

    2025年06期 v.12;No.126 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5K]
  • 北京团城湖

    文明;

    <正>~~

    2025年06期 v.12;No.126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 下载本期数据